如何自定义阅读窗格 Outlook

Outlook的阅读窗格(也称为预览窗格)显示您选择的消息的文本,使您不必打开实际消息来处理它。 以下是如何自定义阅读窗格以满足您的需求。

Outlook 带有几个不同的窗格,包括您默认看到的那些 – 导航窗格,用于 example——还有其他你可能不会太在意的东西——比如“待办事项”和“人员”窗格。 每一个都旨在使查找、查看和管理事物变得更容易 Outlook. 我们将在多篇文章中介绍这些窗格,向您展示如何访问、使用和自定义它们。 我们从阅读窗格开始。

阅读窗格默认启用。 当您单击任何文件夹中的消息时,窗格会显示该消息的内容,以及用于回复和转发消息的基本控件。

默认情况下, Outlook 在文件夹和消息的右侧显示阅读窗格,但您可以通过转到查看 > 阅读窗格来更改此设置。

您的选择是将位置更改为“底部”(所以 Outlook 显示消息下方的阅读窗格)或“关闭”,隐藏阅读窗格。 无论您在哪个文件夹中,这些选项都适用于阅读窗格,因此您无法为不同的文件夹设置不同的位置设置。


将窗格设置为“底部”意味着您在文件夹中看到的邮件较少,但您会在阅读窗格中看到有关该邮件的更多详细信息及其更多内容。 这是宽屏显示器出现之前的传统观点,至今仍有不少人青睐。

将窗格设置为“关闭”可使您在文件夹中看到的项目数量最大化,但您看不到任何邮件内容。 如果您要清除邮件,这是一个有用的选项,尤其是当您将它与“查看”>“邮件预览”功能结合使用时。

在标准文件夹视图中,消息预览已关闭。 这意味着您只会看到文件夹中的列中显示的信息——收件人、发件人、主题、已接收等。 但是,如果您将消息预览设置为 1 行、2 行或 3 行,您还将看到每条消息的 1、2 或 3 行内容,而无需阅读窗格。 有些人喜欢这种设置; 有些人觉得它太杂乱了。 你必须尝试一下,看看你的想法。

如何在中创建和自定义文件夹视图 Outlook

但是“阅读”窗格不仅仅向您显示消息的内容。 它也决定了如何 Outlook 将消息标记为已读,并允许您使用单个键浏览消息。 默认情况下, Outlook 选中邮件五秒钟后将其标记为“已读”,但您可以通过转到“查看”>“阅读窗格”并选择“选项”来更改此设置。

当然,这种存在 Outlook,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访问这些选项。 您还可以转到文件 > 选项 > 邮件 > 阅读窗格(或高级 > 阅读窗格)打开相同的选项。

无论您选择哪种方式,都会出现阅读窗格窗口。


盒子外面, Outlook 五秒钟后将“在阅读窗格中查看时将项目标记为已读”。 您可以将此时间更改为从零(即,当您选择它时立即标记为已读)到 999 秒之间的任何值。 如果你想 Outlook 等待几秒钟以上,那么您可能更喜欢第二个选项,“选择更改时将项目标记为已读”。 这是一个非此即彼的情况:你可以告诉 Outlook 在特定时间后将项目标记为已读,或者您可以告诉 Outlook 当您移动到另一个项目时将项目标记为已读,但不能同时将两者都标记为已读。

如果您喜欢使用键盘导航,下一个选项“使用空格键单键阅读”非常有用。 当您到达比阅读窗格显示的更长的消息时,您可以点击空格键来向下移动该消息中的页面。 当您到达消息的末尾时,按空格键会移动到下一条消息。 这与使用向上和向下箭头在文件夹中导航配合使用效果很好——它们让您可以在文件夹中移动,而空格键可以让您在所选邮件中移动。

最后,还有“开启纵向自动全屏阅读”选项。 这适用于平板电脑用户,如果它已打开,那么当您的平板电脑处于纵向时,单击消息会最小化导航窗格,隐藏阅读窗格,并使用全屏显示所选消息。 如果您使用向上和向下箭头或空格键选择消息,这将不起作用 – 仅当您使用触控板/鼠标或手指选择消息时。

如果您不是在纵向工作,并且想要更多的屏幕空间来查看您的消息,您可以通过单击底部的图标切换到阅读模式 Outlook 窗户。

这将最小化任何其他固定窗格(导航、待办事项和人员),让您专注于您的消息。 您可以通过单击正常模式图标再次显示窗格。

“阅读”窗格还可以帮助您阅读字体小于通常字体的消息,或者如果 – 正如我们偶尔所做的那样 – 您将老花镜留在家中。 使用阅读窗格底部的缩放控件来增加内容的大小(如果太大,则将其缩小)。


您也可以在使用鼠标滚轮的同时按住 Ctrl 进行缩放。 这适用于每条消息,因此如果您增加一条消息的大小,您选择的下一条消息的缩放级别仍将是 100%。

但是,如果“查看”>“阅读窗格”设置为“关闭”,这些选项都不起作用。 它们仅在“阅读”窗格设置为“右”或“下”时才起作用。

阅读窗格是 Outlook 应用程序,具有许多有用的功能,可帮助您以您想要的方式塑造您的阅读体验。 如果您传统上将其关闭,那么现在可能是重新打开它的好时机,看看它是否可以帮助您的工作流程更加愉快和高效。